中秋档结束了,我有1.5语

来源:人气:154更新:2024-09-19 01:30:41

小镇青年有三宝:

哎呦卧槽这个好!

作者 | 布赫

编辑|小白

排版 | 板牙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如果观众爱看,一年拍一百部不嫌少。

如果观众不爱看,一年拍十部也嫌多。

这就引申出一个涉及心理学的问题:

“如果影片开始五分钟之内无法让观众沉浸到故事里,那么这电影就够呛了。”

同样可证,只有当观众喜欢,才能引发舆论关注,进而在社交平台上产生共情话题。这一点深刻影响到观众作为个体如何拓展社交生活——

任何文化产品,必须要有社交属性。

包括电影。

对,任何档期的电影都该具备这个属性。

“不社交,为什么要去看电影?社交,为什么要去看电影?”

这是2024年关于电影的消费观点。

如今大多数人愿意在视频平台上花几十块充会员,电影、电视剧随便看,时间上还能自由支配。连某瓣主力网友都开始启动“预警机制”——

让爱看电影的人把最近上映的电影先骂一遍,然后静观其变。

当然,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提及——

不是电影看不起,而是会员更有性价比。

最重要的是,在几篇行业文章的评论区里,“现在的电影不好看”意见占多数。

我相信能讲真话的人不是水军,也不是行业内的人。

那电影为什么不好看呢?

网上评分高的电影票房就一定好吗?

现实往往打脸,尤其是当今年几个档期内大盘总体遇冷的情况下,国产电影依附于社会整体环境的快消品特质尽显。具象化地呈现为——

触不着观众G点的故事,就不能让观众买单。

然而现实就是观众走出电影院后,无论是朋友还是情侣,大家不讨论剧情了,该干嘛干嘛,转身在社交平台上看到“如何评价最近上映的XXX”这类问题时,老实人选择无视,撸丝儿选择直喷。

于是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

电影上映前,“导演震惊,观众泪目”说得天花乱坠。电影上映后,轮到“草根”主场时,就出现了舆论完全颠倒的情况。

公式化、套路化,不接“地气”,同时还要面对其他文娱产品的冲击。

观众说话了:

“我现在一个月能看一部电影就能在某瓣装X充发烧友,你说是为什么?”

01

某两位喜剧编剧去香港时被周星驰接待,据说星爷请他们吃饭,席间请教了一些内地电影发展的现状和观众的喜好,两位后辈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

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进去了,随后周星驰就拍了一部《新喜剧之王》……

也可能他是听岔劈了。

市场存在变量,这个变量一定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流行导向有关。所谓“我欠星爷一张电影票”只是文艺咖们的自弹自唱,真掏钱还得看小镇青年。

他们才是电影市场的真正消费主力。

如果他们不认可、不买单,那某瓣评分再高也只是聊以自慰。

这里说的“小镇青年”不是专指十八线小城市的群体,而是泛指所有城市中收入处于中低阶层的消费群体。

他们是第一时间感知社会变化的人群,也是决定票房呈现的主力。

更是对社会时事、民生生活感触最深的阶层。

所以不要低估他们的智商,他们和圣斗士一样——

“用过的招数,再使第二遍无效”。

因此现今的国产电影市场不是两极分化,而是“高低不搭”:

上游产业的主体精力放在产品的生产力上,业界认为现在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数量与银幕数量不成正比,需要提高产能。

我认为恰恰相反,现在电影“产能过剩”,原因很简单——

生产的电影再多,如果“够”不着观众的G点,都属于产能过剩。

没人看拍来干嘛?

所以问题回到起点:

电影,到底是拍给谁看的?

02

小镇青年有三宝:

哎呦卧槽这个好!

他们评价一部电影入不入心的理由也体面:

要么浪得可以,要么打得过瘾。

一些业内人士无法跳脱行业局限,仅仅从专业角度解析一部电影的市场接纳度,或镜头语言或拍摄技巧,这都是学院派的作风。这类评述只能吸纳文艺青年的追捧,他们可以学到一些词汇好在社交平台上立人设。

小镇青年无感,他们不是没文化,只是用最简单的视角和感受品味一部电影是否能带来情绪价值。

是的,情绪价值。

这个词也在以往的文章里出现过多次。

再细分出来就是“共情、嘴替、代言人”。

它是一个社会化的舆论引导趋势,大众每天接收的信息很多,互联网时代以前的文娱消费生活和现在的文娱消费生活,基本可以形容为“地球文明”与“三体文明”的差距。“高大上”的主题表达形式不再能受到消费主体的青睐。

举个例子:

《银河写手》这部电影质量不错,它讲述了国内编剧人的生活,很有些美式生活喜剧的气质,但它的题材是“编剧”这类人群。票房不理想,普通观众观影时难以产生共情。某瓣评分不高,参评者也多以行业内人士为主。

然而主演宋木子、合文俊在某站上的短视频内容颇受欢迎,题材多以“职场那点事”“生活的无力感”为主。网民爱看,评分较高,原因就是他们的艺术加工,让这些看着很痛的事情变成了可笑可乐的段子。

大家一看,这个好玩,能闹腾起来,于是瞬间认同。

那看官要问了:

为什么他们不把最受欢迎的内容拍成电影呢?

我说:

不纠结这个问题。

因为还有一个范文示例。

03

1989年,国产恐怖片《黑楼孤魂》上映,海报主打宣传语“儿童不宜”。

这是当年国产电影的一种司空见惯的营销背景,时有相声说:

“你不懂,不宜就是宜”。

黑市上《黑楼孤魂》的电影票能卖到六块钱一张(当时正常票价几毛钱),就这都有人追着票贩子买。上映后观众反响之热烈,堪称国产恐怖片高光时刻。据流行的传闻还有观众在看电影时被吓死,被禁映后名气更响了。

要知道在1980年代这种电影国人闻所未闻,厉鬼索命是一方面,结合时事(运动结束不久)讲述动乱年代的悲剧是另一方面。大多数观众都是“过来人”,对过去的时代记忆犹新。

彼时的观众观影后,除了表示“怕怕”外,对“那时候”的事情讨论不止。

尽管因为各种原因,《黑楼孤魂》最后真相的是:

“都是假的,是几个人在医院说故事”。

但不妨碍它成为国产恐怖片经典。

可往后的近四十年,国产恐怖片结合不了当下热点不说,结局也是千篇一律的“装疯卖傻、幻觉幻听”,这让恐怖片这个片种的地位也愈发尴尬——

对于电影宣发人士而言,很绝望啊!

以前还能在“七月半”集火上映,套路见多了,观众也知道怎么回事了。

渐渐地,“国产恐怖片=烂片”成为共识。

所以现在恐怖片这个小片种基本上退至网络电影平台,当然,如果是现代背景的故事,依然需要用“装疯卖傻、幻觉幻听”作为陈词。

是这些编剧导演和演员不努力吗?

不是。

是他们必须做出的让步。

这也让原本可以成立的故事失去了真实感。

观众反应很直接,他们会表示理解,同时也会选择用脚投票。

04

中国内地电影观众主体以月收入10000元为一个中间值,收入越高,观影占比越小,反之亦然。因此它总体呈“纺锤型”布局。

平均月收入6000-10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,其次是月收入3000-6000元的社会群体。

先记住这个数据,这是举证案例的重要依据。

这个群体对商品,包括文娱产品的恒定标准是“性价比”合适。

通俗地理解即“花钱进影院,看的就是个痛快”。

只不过这十几年来,人们对视觉特效逐渐免疫,开始追求情绪感受。

如果电影产品无法满足他们的情绪需求,人们转向流媒体,尤其是在碎片化流媒体中满足情绪触感也就不足为怪,道理如“泡沫”一样——

短时间内快速聚焦营造的热潮,依托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,也依赖于整体市场良好的运营环境。一旦产品质量稳中向劣,上游供应者又迟迟无法做出改变,那么观众口碑就会下滑,缺乏消费者认可,市场就不存在“根基”。

那么今天看到的许多行业营销就是无效工作。

无论首映礼上请行业大拿站台,或是明星都说好之类的视频营销,最终落地反馈还是社交平台的素人舆论。

正面案例如去年国庆档和今年春节档张艺谋的两部电影,以及被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黑马《周处除三害》等。

简单直说,市场认可度颇高的理由是:

真实。

其中关于社会阶层、互殴定义以及“草根思维”等符合主体观影群体的生存状态、对社会生活的直观感受。

如果做不到,那不妨再简单粗暴一些,如《异形:夺命舰》这类老IP的产品,不用思考,不用大而化之地上升到社会意识,就是“爆裂”。

在两个小时内看到没有删减的画面,激发肾上腺素,在一堆好人好事、家国天下里显得很另类,这样做也可以。

05

市场的形成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。

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诞生一部大家都认可的好作品的土壤。

“商业化、市场化”当然是正确的发展方向,不过首先要考虑“拍给谁看”,或者换个角度:

“凭什么拍出来一部好作品?”

这个“好”同样要跳出行业的思维局限,更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。

今年“扑街”的电影很多,这个结果大家都没想到。

问题出在哪里呢?

我认为不应该简单归罪于观众太“杠”,本来票价就不便宜,为什么要求观众一定要看完电影后给好评?

表面上看几个档期内片种不少,结局都一样:

结局不能BE。

也许把三个问题罗列出来会一目了然:

一、影视剧本身就是情绪的产物,需要突出,也只能突出一个中心思想。它需要留给观众探讨的空间,而非最后强行升华并一锤定音。“一言堂”就会导致观众无感——

既然都没有讨论价值了,那干脆不看了。

二、观众,尤其是上述月收入范畴内的观众阶层,需要一部或几部文化作品为其发声。如果电影做不到,那么电视剧呢?微短剧呢?视频小段子呢?话剧和音乐剧呢?

总要有一种文化产品能成为观众嘴替,谁掌握了观众心态,谁就是当红炸子鸡。

三、尽管现在全球电影市场大环境进入冷静期,但不是为票房开脱的主要理由。还应考量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和观众主体变化,文创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,它永远是先下沉,再提升。

就像京剧和相声等民间曲艺一样,如果从业者都不能下沉到群众中去,不了解观众想看什么,那么作品无所谓好坏,只有冷暖。

以上三个问题能一一落实,电影产业才有继续发展的希望。

回到本文开头的意见:

“不社交,为什么要去看电影?社交,为什么要去看电影?”

电影一定要具备社交属性,才有其存在的价值。

否则都是“你说什么就是什么”,那要观众干嘛?

他们买会员就好了。


首页
电影
电视剧
综艺
动漫
体育